学校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制度
学校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制度
一、引言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实验设备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为了加强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的管理,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益,确保实验室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实验室管理
1. 实验室设置与规划
(1)学校应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合理规划实验室的设置。实验室应具备相对独立的空间,满足实验项目的要求。
(2)实验室规划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以满足未来教学、科研的需要。
2. 实验室制度建设
(1)学校应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等。
(2)实验室管理制度应明确实验室管理职责、实验项目审批程序、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
3. 实验室日常管理
(1)实验室应建立日常值班制度,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2)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实验室安全。
(3)实验室应建立实验项目档案,记录实验项目的基本信息、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
(4)实验室应加强实验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
(5)实验室应加强实验试剂的管理,确保实验试剂的安全、合规使用。
4. 实验室开放与使用
(1)实验室应对全校师生开放,提供实验技术服务。
(2)实验室应制定实验项目开放计划,公布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实验地点等信息。
(3)实验室应加强实验项目管理,确保实验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4)实验室应鼓励学生参与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实验设备管理
1. 实验设备采购与验收
(1)学校应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合理编制实验设备采购计划。
(2)实验设备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实验设备的质量和价格。
(3)实验设备到校后,应组织专业人员验收,确保实验设备符合采购要求。
2. 实验设备使用与维护
(1)实验室应建立实验设备使用档案,记录实验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
(2)实验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实验设备安全可靠。
(3)实验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性能,确保实验设备正常运行。
(4)实验设备损坏或故障时,应及时报修,确保实验设备尽快恢复正常使用。
3. 实验设备报废与更新
(1)实验设备达到报废条件时,应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2)实验室应根据实验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新实验设备,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
四、实验室安全与环保
1. 实验室安全
(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责。
(2)实验室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3)实验室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故。
(4)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2. 实验室环保
(1)实验室应加强环保意识,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2)实验室应合理使用实验试剂,减少环境污染。
(3)实验室应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
五、实验室人员管理
1. 实验室人员配备
(1)学校应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合理配备实验室人员。
(2)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胜任实验室工作。
2. 实验室人员培训与考核
(1)学校应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业务水平。
(2)实验室人员应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评估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绩效。
3. 实验室人员激励与奖励
(1)学校应设立实验室人员奖励基金,对在实验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2)学校应建立实验室人员激励机制,鼓励实验室人员为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六、附则
1.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的管理。
2. 本制度由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3.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为确保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以下为具体内容:
1. 实验室设置与规划
(1)实验室设置
实验室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充分考虑未来发展。
② 合理利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③ 确保实验室安全、环保、高效运行。
实验室设置的具体流程如下:
① 教学科研部门根据教学、科研需求,提出实验室设置申请。
② 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提出实验室设置方案。
③ 学校领导审批实验室设置方案。
④ 实验室设置方案经审批通过后,进行实验室建设。
(2)实验室规划
实验室规划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 实验室面积、布局、功能区域划分。
② 实验室设备配置、采购、维护。
③ 实验室安全、环保、节能。
④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实验室规划的具体流程如下:
① 教学科研部门根据教学、科研需求,提出实验室规划方案。
② 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对规划方案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③ 学校领导审批实验室规划方案。
④ 实验室规划方案经审批通过后,进行实验室建设。
2. 实验室制度建设
(1)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
② 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
③ 实验室安全教育制度。
④ 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
⑤ 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2)实验室开放制度
实验室开放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实验室开放时间、地点、项目。
② 实验室开放对象。
③ 实验室开放申请程序。
④ 实验室开放管理措施。
(3)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
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实验设备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更新。
② 实验设备档案管理。
③ 实验设备维修、保养。
④ 实验设备安全防护。
(4)实验室环保制度
实验室环保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实验室环保责任制度。
② 实验室环保检查制度。
③ 实验室环保培训制度。
④ 实验室环保措施。
3. 实验室日常管理
(1)实验室值班制度
实验室值班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值班时间、地点、人员。
② 值班职责。
③ 值班记录。
④ 值班交接。
(2)实验室安全检查
实验室安全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实验室安全设施检查。
② 实验室设备安全检查。
③ 实验室环境安全检查。
④ 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检查。
(3)实验室实验项目档案管理
实验室实验项目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实验项目基本信息。
② 实验过程记录。
③ 实验结果记录。
④ 实验项目总结。
(4)实验室设备维护保养
实验室设备维护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设备使用前检查。
② 设备使用过程中维护。
③ 设备定期保养。
④ 设备故障维修。
(5)实验室试剂管理
实验室试剂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试剂采购、验收、储存。
② 试剂使用、回收、报废。
③ 试剂安全防护。
④ 试剂环保措施。
4. 实验室开放与使用
(1)实验室开放计划
实验室开放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开放实验项目。
② 开放时间、地点。
③ 开放对象。
④ 开放申请程序。
(2)实验室项目管理
实验室项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实验项目申报、审批。
② 实验项目实施、监督。
③ 实验项目总结、评价。
④ 实验项目成果推广。
(3)实验室学生参与
实验室学生参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实验室学生助手选拔。
② 实验室学生助手培训。
③ 实验室学生助手考核。
④ 实验室学生助手激励。
5. 实验设备管理
(1)实验设备采购
实验设备采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采购计划编制。
② 采购方式选择。
③ 采购合同签订。
④ 采购设备验收。
(2)实验设备使用
实验设备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设备使用培训。
② 设备使用记录。
③ 设备使用维护。
④ 设备使用安全防护。
(3)实验设备维修与保养
实验设备维修与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设备故障报修。
② 设备维修实施。
③ 设备定期保养。
④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4)实验设备报废与更新
实验设备报废与更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设备报废条件。
② 设备报废程序。
③ 设备更新计划。
④ 设备更新实施。
6. 实验室安全与环保
(1)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实验室安全培训。
② 实验室安全检查。
③ 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
④ 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2)实验室环保
实验室环保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实验室环保培训。
② 实验室环保检查。
③ 实验室环保措施。
④ 实验室环保责任。
7. 实验室人员管理
(1)实验室人员配备
实验室人员配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实验室人员需求分析。
② 实验室人员招聘。
③ 实验室人员培训。
④ 实验室人员考核。
(2)实验室人员培训与考核
实验室人员培训与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培训计划编制。
② 培训实施。
③ 培训效果评估。
④ 考核指标设置。
⑤ 考核实施。
⑥ 考核结果应用。
(3)实验室人员激励与奖励
实验室人员激励与奖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奖励政策制定。
② 奖励程序。
③ 奖励实施。
④ 激励措施。
以上为学校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旨在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以提高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
上一篇:学校实验实训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下一篇:实习学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