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洗手间管理规定
学校洗手间管理规定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校洗手间的管理,保障师生员工的健康和生活环境,提高洗手间卫生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校范围内的所有洗手间,包括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图书馆等公共洗手间。
第三条 学校洗手间管理遵循“安全、卫生、舒适、环保”的原则,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
二、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学校设立洗手间管理办公室,负责全校洗手间的管理工作。各部门、各院系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洗手间管理工作。
第五条 洗手间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 制定学校洗手间管理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2. 负责洗手间设施的规划、建设、维修及更新;
3. 负责洗手间卫生保洁及消毒工作;
4. 负责洗手间安全管理工作;
5. 负责对洗手间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 各部门、各院系应设立洗手间管理小组,负责本部门、本院系洗手间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洗手间设施与建设
第七条 学校洗手间应按照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充分考虑使用功能、环保、节能、节水等因素。
第八条 洗手间设施应齐全,包括洗手池、马桶、小便池、镜子、纸巾盒、洗手液、挂钩等。洗手间内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
第九条 洗手间应定期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对损坏的设施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十条 学校应定期对洗手间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洗手间硬件水平。
四、洗手间卫生管理
第十一条 洗手间卫生管理实行责任制,各部门、各院系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本院系洗手间的卫生保洁工作。
第十二条 洗手间卫生保洁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
2. 熟悉洗手间卫生保洁知识和操作技能;
3. 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责任心。
第十三条 洗手间卫生保洁人员的主要职责:
1. 每天对洗手间进行清扫、消毒,保持地面、墙面、洗手池、马桶等设施的清洁;
2. 及时清理垃圾,保持洗手间整洁;
3. 检查洗手间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 配合学校进行洗手间卫生检查。
第十四条 学校应定期对洗手间进行卫生检查,对卫生状况良好的部门、院系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卫生状况较差的部门、院系进行通报批评。
五、洗手间安全管理
第十五条 洗手间安全管理主要包括防火、防盗、防滑、防污染等方面。
第十六条 洗手间内应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第十七条 洗手间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师生注意安全。
第十八条 洗手间内应保持地面干燥,防止滑倒事故的发生。
第十九条 洗手间内不得乱丢垃圾,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六、洗手间使用管理
第二十条 洗手间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服从管理,自觉遵守洗手间管理制度;
2. 爱护设施,节约用水;
3. 保持洗手间卫生,不乱丢垃圾;
4. 不得在洗手间内吸烟、大声喧哗。
第二十一条 学校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洗手间管理,对违反洗手间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二十二条 学校对洗手间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违反规定的个人或单位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罚。
七、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三条 学校对在洗手间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部门、院系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 对违反洗手间管理规定的个人或单位,学校可视情节轻重给予以下处罚:
1. 口头警告;
2. 书面通报批评;
3. 罚款;
4. 暂停使用洗手间;
5.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
八、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学校洗手间管理办公室。
第二十七条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定进行修订。
(以下为洗手间管理具体内容,共计2000字以上)
一、洗手间硬件设施建设
1. 洗手间设计
学校洗手间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功能、环保、节能、节水等因素。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人性化设计,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2)环保节能,采用节水型卫浴设备;
(3)通风良好,确保洗手间内空气质量;
(4)安全可靠,设置防滑、防火等安全设施。
2. 洗手间设施
学校洗手间设施应齐全,包括以下几部分:
(1)洗手池:每个洗手间至少设置2个洗手池,满足师生使用需求;
(2)马桶:每个洗手间至少设置2个马桶,分为男用和女用;
(3)小便池:男用洗手间设置小便池,数量根据使用需求确定;
(4)镜子:洗手间内设置足够的镜子,方便师生整理仪容;
(5)纸巾盒:每个洗手间设置纸巾盒,提供纸巾供师生使用;
(6)洗手液:每个洗手池旁配备洗手液,方便师生洗手;
(7)挂钩:洗手间内设置挂钩,供师生挂衣物;
(8)照明设备:洗手间内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明亮。
3. 洗手间硬件设施维修与更新
学校应定期对洗手间硬件设施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对损坏的设施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下为具体措施:
(1)设立专门维修团队,负责洗手间设施的维修和更新;
(2)建立设施维修档案,详细记录维修时间、原因、维修人员等信息;
(3)定期对洗手间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对于无法修复的设施,及时采购新设备进行更换。
二、洗手间卫生管理
1. 卫生保洁人员配备
学校应配备专门的洗手间卫生保洁人员,负责洗手间的卫生保洁工作。以下为卫生保洁人员配备要求:
(1)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
(2)熟悉洗手间卫生保洁知识和操作技能;
(3)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责任心。
2. 卫生保洁人员职责
洗手间卫生保洁人员的主要职责如下:
(1)每天对洗手间进行清扫、消毒,保持地面、墙面、洗手池、马桶等设施的清洁;
(2)及时清理垃圾,保持洗手间整洁;
(3)检查洗手间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配合学校进行洗手间卫生检查。
3. 卫生保洁操作流程
洗手间卫生保洁操作流程如下:
(1)清扫地面:使用扫把和簸箕清扫地面,将垃圾倒入垃圾桶;
(2)清洗洗手池:使用清洁剂清洗洗手池,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清洗马桶:使用洁厕剂清洗马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擦拭镜子、挂钩等设施:使用湿抹布擦拭镜子、挂钩等设施,然后用干抹布擦干;
(5)清理垃圾: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垃圾袋,然后将其密封;
(6)消毒:使用消毒液对洗手间进行消毒,确保卫生;
(7)记录卫生保洁情况:在卫生保洁记录本上记录卫生保洁时间、卫生状况等信息。
4. 卫生检查与考核
学校应定期对洗手间进行卫生检查,以下为检查与考核内容:
(1)卫生状况:检查洗手间地面、墙面、洗手池、马桶等设施的清洁程度;
(2)设施完好:检查洗手间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卫生保洁人员工作情况:检查卫生保洁人员工作态度、操作技能等方面;
(4)卫生保洁记录:查阅卫生保洁记录本,了解卫生保洁情况。
根据检查结果,对卫生状况良好的部门、院系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卫生状况较差的部门、院系进行通报批评。
三、洗手间安全管理
1. 防火
(1)设置明显的禁烟标志,提醒师生注意防火;
(2)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3)加强师生消防教育,提高防火意识。
2. 防盗
(1)加强洗手间门窗管理,确保安全;
(2)设置监控设备,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高防盗意识。
3. 防滑
(1)在洗手间地面设置防滑垫,减少滑倒事故;
(2)定期检查洗手间地面,确保地面干燥;
(3)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高防滑意识。
4. 防污染
(1)加强洗手间卫生管理,确保空气质量;
(2)定期对洗手间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3)加强师生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四、洗手间使用管理
1. 使用原则
(1)服从管理,自觉遵守洗手间管理制度;
(2)爱护设施,节约用水;
(3)保持洗手间卫生,不乱丢垃圾;
(4)不得在洗手间内吸烟、大声喧哗。
2. 使用规范
以下为洗手间使用规范:
(1)进入洗手间时,注意地面是否干燥,防止滑倒;
(2)使用洗手池、马桶等设施时,注意节约用水;
(3)用完洗手间后,及时冲洗马桶,保持卫生;
(4)不在洗手间内吸烟、大声喧哗,保持安静;
(5)离开洗手间时,关闭水龙头,确保设施完好。
3. 使用管理措施
以下为洗手间使用管理措施:
(1)加强洗手间使用宣传,提高师生使用规范意识;
(2)设立洗手间管理员,负责洗手间使用管理工作;
(3)定期对洗手间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定的个人或单位进行批评教育;
(4)加强洗手间设施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五、奖励与处罚
1. 奖励
学校对在洗手间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部门、院系和个人给予以下奖励:
(1)口头表扬;
(2)书面通报表扬;
(3)物质奖励;
(4)荣誉称号。
2. 处罚
对违反洗手间管理规定的个人或单位,学校可视情节轻重给予以下处罚:
(1)口头警告;
(2)书面通报批评;
(3)罚款;
(4)暂停使用洗手间;
(5)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
六、附则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学校洗手间管理办公室。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定进行修订。
上一篇:学校洗手设施管理制度2篇
下一篇:实习学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