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资产存储管理制度
学校资产存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与意义
为了加强学校资产的管理,保障学校资产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提高学校资产使用效率,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资产的存储、保管、使用、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 管理原则
1. 安全原则:确保资产安全,防止资产丢失、损坏和浪费。
2. 合理原则:合理配置资产,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
3. 透明原则:资产管理工作应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4. 规范原则:资产管理工作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第二章 资产存储管理
第四条 资产分类与编码
1. 学校资产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2. 对各类资产进行统一编码,便于管理和查询。
第五条 资产入库与验收
1. 资产入库前,应由资产管理部门组织验收,确保资产数量、质量符合要求。
2. 验收合格后,资产管理部门应填写《资产入库验收单》,并将资产信息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第六条 资产存放与管理
1. 资产存放应按照类别、规格、型号进行分区存放,便于查找和管理。
2. 存放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尘、防火、防盗等。
3. 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资产安全。
第七条 资产领用与归还
1. 资产领用需经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填写《资产领用单》。
2. 领用人在使用资产过程中,应妥善保管,防止资产丢失、损坏。
3. 资产使用完毕,应及时归还,并办理归还手续。
第八条 资产维修与保养
1. 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资产正常运行。
2. 维修和保养费用纳入学校年度预算,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资产报废与处置
1. 资产达到报废条件,应由资产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经学校领导审批。
2. 报废资产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置,确保资产价值最大化。
第十条 资产评估与监督
1. 学校应定期对资产进行评估,了解资产价值变动情况。
2. 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资产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的监督,防止资产流失。
第三章 资产财务管理
第十一条 资产预算管理
1. 学校应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编制资产预算,经学校领导审批后执行。
2. 资产预算应合理分配,确保资产投入与学校事业发展需求相匹配。
第十二条 资产购置与报销
1. 资产购置需按照学校资产采购程序进行,确保资产质量。
2. 资产购置报销需提供合法票据,按照财务报销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资产折旧与摊销
1. 学校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2. 折旧和摊销费用纳入学校年度预算,按照财务规定核算。
第十四条 资产收益管理
1. 学校应合理利用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
2. 资产收益应按照财务规定进行核算,纳入学校年度预算。
第四章 资产信息化管理
第十五条 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1. 学校应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从采购、入库、使用、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2.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与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等相关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第十六条 资产信息录入与更新
1. 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将资产信息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2. 资产使用部门应及时更新资产使用状态,确保资产信息的准确性。
第十七条 资产信息查询与统计
1. 学校各部门可通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查询资产信息,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2. 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资产信息进行统计,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
第五章 资产监督与考核
第十八条 建立资产监督机制
1. 学校应建立健全资产监督机制,确保资产安全、合规使用。
2. 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资产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的监督,防止资产流失。
第十九条 资产考核与评价
1. 学校应定期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资产使用效益。
2. 考核结果作为对资产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奖惩依据。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制度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二条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通过以上学校资产存储管理制度,旨在加强学校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确保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本制度内容丰富,涵盖了资产管理的各个方面,为学校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上一篇: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下一篇:实习学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