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果业局三抓三促自查报告
2024年果业局三抓三促自查报告
一、前言
根据我国果业发展总体要求,我局紧紧围绕“三抓三促”(抓特色、促产业,抓质量、促效益,抓改革、促创新)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果品质量和产业效益为核心,推动果业转型升级。为全面了解我局在“三抓三促”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现将自查报告如下。
二、自查情况
(一)抓特色、促产业
1.优化产业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果农发展名特优新果品,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措施,加大对特色果品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培育优势产区。充分发挥地理、气候、资源等优势,积极打造优势果品产区,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提升产区整体竞争力。
3.推进产业融合。积极发展果品加工、仓储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拓展果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宽果品销售渠道,促进果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二)抓质量、促效益
1.强化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果品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等方面的监管,确保果品质量安全。加大标准化生产力度,推广绿色防控、配方施肥等技术,提高果品品质。
2.提高果品附加值。加强果品采后处理、包装、仓储、物流等环节的管理,降低损耗,提高果品附加值。鼓励果农发展精品果、礼品果,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提高果品售价。
3.提升产业效益。通过政策扶持、金融支持、技术培训等手段,降低果农生产成本,提高果品产量和产值。引导果农参加农业保险,降低产业风险,保障果农收益。
(三)抓改革、促创新
1.推进体制改革。深化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益。推进国有果业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2.加强科技创新。加大果业科研投入,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抗逆、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3.培养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果农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果业组织化程度。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高果农综合素质,助力果业创新发展。
三、存在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不够到位。部分果农对市场需求认识不足,产业发展仍以传统果品为主,特色果品发展相对滞后。
2.质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果农质量管理意识不强,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等技术应用不够普及。
3.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够。果品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链条不完善,产业附加值较低。
4.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果业科研投入不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
5.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足。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较少,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果农发展特色果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
2.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加强果品质量监管,推广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等技术,提高果品品质。
3.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果品加工、仓储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拓展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
4.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5.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果农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果业组织化程度。
五、结语
通过自查,我局深刻认识到在“三抓三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后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自查报告清洁卫生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