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4年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总结
2024年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总结一、前言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我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目标1. 河湖水质持续改善,确保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2. 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初见成效。3. 河湖管理保护责任明确,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4. 河湖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河湖管理秩序明显好转。三、工作内容(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1. 成立县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县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2. 设立县河长制湖长制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3. 明确各级河长、湖长责任,制定《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责任清单》。(二)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推动河长制湖长制落地生根1. 制定《河长制湖长制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2. 制定《河长制湖长制考核办法》,将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3. 制定《河长制湖长制巡查制度》、《河长制湖长制信息报送制度》等,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三)加强河湖治理与保护,提升河湖生态环境质量1. 开展河湖治理工程,重点治理黑臭水体、劣质水体,提升河湖水质。2. 推进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恢复和保护河湖生态环境。3. 加强河湖岸线管理,依法拆除违法建筑,保障河湖岸线生态空间。4. 开展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河湖保护意识。(四)强化执法监管,维护河湖管理秩序1. 加强河湖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2. 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捕捞、非法排污等违法行为。3. 加强河湖巡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河长制湖长制管理水平1. 建立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河湖信息资源共享。2. 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对河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3. 开发河长制湖长制APP,方便河长、湖长及时了解河湖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四、工作成效1. 河湖水质得到显著改善。通过治理工程,全县河湖水质明显提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2. 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初见成效,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3. 河湖管理保护责任明确。各级河长、湖长认真履行职责,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有序开展。4. 河湖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通过加强执法监管,河湖管理秩序明显好转。五、存在问题1. 河湖治理任务仍然艰巨,部分河湖水质尚未达到预期目标。2. 河湖生态环境恢复还需时日,生态缓冲带建设尚不完善。3. 部分地区河湖管理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推诿扯皮现象。4. 河湖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效果有待提高。六、2025年工作展望1. 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确保河湖水质持续改善。2. 加大河湖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生态缓冲带建设。3. 加强河湖管理保护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4. 提升河湖执法能力,维护河湖管理秩序。5. 加强河长制湖长制宣传,提高全社会河湖保护意识。总之,2024年我县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在治理、保护、执法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坚定不移地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为全县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上一篇:南门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