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手工扇子教案(一)
教案名称:中班手工扇子制作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扇子的基本结构,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和交流。
4. 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制作简单的扇子,了解扇子的基本结构。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特色的扇子。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空白扇子、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绳子等。
2. 环境布置:展示一些传统扇子的图片,营造氛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扇子,引起幼儿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有什么用途?”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关于扇子的故事或知识。
(二)基本概念介绍
1. 教师简要介绍扇子的起源、发展及用途,让幼儿对扇子有基本的了解。
2. 展示各种传统扇子的图片,让幼儿欣赏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三)制作扇子
1. 教师示范制作扇子的过程,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将空白扇子展开,用彩笔或水粉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用剪刀剪出喜欢的形状,如三角形、圆形等。
(3)将剪好的形状贴在扇子上,注意对称和美观。
(4)用绳子将扇子绑好,便于拿取。
2. 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扇子。
(2)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分享材料。
3. 制作完成后,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和评价。
(四)总结与延伸
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制作扇子的过程,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 邀请幼儿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3. 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一个扇子,并带来与大家分享。
五、教学反思
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特色的扇子。
3. 教师在总结环节,是否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 活动结束后,教师是否及时总结经验,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以下为详细教学内容:
(一)导入部分(约200字)
1. 教师出示扇子,引起幼儿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有什么用途?”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关于扇子的故事或知识。
(二)基本概念介绍(约400字)
1. 教师简要介绍扇子的起源、发展及用途,让幼儿对扇子有基本的了解。
2. 展示各种传统扇子的图片,让幼儿欣赏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三)制作扇子(约800字)
1. 教师示范制作扇子的过程,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将空白扇子展开,用彩笔或水粉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用剪刀剪出喜欢的形状,如三角形、圆形等。
(3)将剪好的形状贴在扇子上,注意对称和美观。
(4)用绳子将扇子绑好,便于拿取。
2. 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扇子。
(2)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分享材料。
3. 制作完成后,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和评价。
(四)总结与延伸(约600字)
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制作扇子的过程,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 邀请幼儿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3. 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一个扇子,并带来与大家分享。
六、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制作扇子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幼儿的分享和评价,了解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
3. 检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4. 教师根据活动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上一篇:中班手工扇子教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