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小梦文库】范文大全网!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礼记》二则教案

网联网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梦文库欢迎你 http://wenku.520cd.com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礼记》二则教案,一起来看看吧!y1O小梦文库

y1O小梦文库

《礼记》二则课文原文y1O小梦文库

虽有嘉肴y1O小梦文库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y1O小梦文库

大道之行也y1O小梦文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y1O小梦文库

《礼记》二则语文教案y1O小梦文库

第1课时虽有嘉肴y1O小梦文库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y1O小梦文库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y1O小梦文库

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y1O小梦文库

一、导入新课y1O小梦文库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y1O小梦文库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y1O小梦文库

二、教学新课y1O小梦文库

目标导学一:掌握背景,疏通课文文意y1O小梦文库

1.背景介绍。y1O小梦文库

本文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y1O小梦文库

2.分类积累,疏通文意。y1O小梦文库

(1)正读音y1O小梦文库

嘉肴(jiā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y1O小梦文库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y1O小梦文库

①虽有嘉肴(即使)y1O小梦文库

②弗食(不)y1O小梦文库

③不知其旨也(味美)y1O小梦文库

④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y1O小梦文库

⑤虽有至道(的道理)y1O小梦文库

⑥教学相长(增长,促进)y1O小梦文库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y1O小梦文库

⑧教然后知困(困惑)y1O小梦文库

⑨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y1O小梦文库

(3)古今异义词y1O小梦文库

①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y1O小梦文库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y1O小梦文库

③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y1O小梦文库

(4)翻译下列句子y1O小梦文库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y1O小梦文库

明确: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y1O小梦文库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y1O小梦文库

明确: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知道有困惑。y1O小梦文库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y1O小梦文库

明确: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y1O小梦文库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明确文章主旨y1O小梦文库

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y1O小梦文库

明确: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做铺垫。y1O小梦文库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y1O小梦文库

明确: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y1O小梦文库

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y1O小梦文库

明确: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y1O小梦文库

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y1O小梦文库

明确: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y1O小梦文库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y1O小梦文库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y1O小梦文库

三、板书设计y1O小梦文库

可取之处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像《师说》中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这节课上我们师生做到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y1O小梦文库

不足之处字词基础梳理中,部分同学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和记忆不够,在课堂提问环节中有点跟不上,这个需要布置相应的练习,争取在学习过程中消化吸收。y1O小梦文库

第2课时大道之行也y1O小梦文库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y1O小梦文库

2.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y1O小梦文库

一、导入新课y1O小梦文库

儒家学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对社会进行了美妙的设想,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勾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所勾勒的理想社会。y1O小梦文库

二、教学新课y1O小梦文库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y1O小梦文库

1.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y1O小梦文库

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幼有所长(zhǎng)矜(guān)y1O小梦文库

男有分(fèn)谋闭而不兴(xīng)货恶其弃于地也(wù)y1O小梦文库

2.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y1O小梦文库

3.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义。y1O小梦文库

4.教师点拨。y1O小梦文库

(1)通假字y1O小梦文库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举)y1O小梦文库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y1O小梦文库

(2)古今异义词y1O小梦文库

①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y1O小梦文库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y1O小梦文库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y1O小梦文库

作(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y1O小梦文库

④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y1O小梦文库

(3)一词多义y1O小梦文库

①闭:A.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y1O小梦文库

B.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y1O小梦文库

②谓:A.是谓大同(动词,叫作)y1O小梦文库

B.予谓菊(动词,认为)y1O小梦文库

【教学提示】y1O小梦文库

鼓励学生体验观察社会,说说自己对“大同”社会的见解和感受。y1O小梦文库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思想y1O小梦文库

1.根据文义,全文可以分为几层?y1O小梦文库

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是总说,以下几句是分述。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y1O小梦文库

2.“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y1O小梦文库

明确:“大道”,政治上的理想,治理社会的准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y1O小梦文库

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解释。y1O小梦文库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y1O小梦文库

三、板书设计y1O小梦文库

可取之处因材施教,简化教学环节。已有注释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读,没有再讲;一看就明白的句子不用译成现代汉语。y1O小梦文库

不足之处拓展讨论后没有及时予以肯定和评价,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下次课堂上的拓展延伸会格外注意这一点。y1O小梦文库

《礼记》二则教学反思y1O小梦文库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已达到,把握好了重难点。针对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两点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课;二是要求学生能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首先,重视文言文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接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要求同学们凭借课文下面的注释,结合语境翻译课文,然后小组自主探究,最后根据小组提出的疑难点,教师在班上引导学生解决。y1O小梦文库


y1O小梦文库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礼记》二则教案相关文章:y1O小梦文库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5篇y1O小梦文库

★ 教案范文分享y1O小梦文库

★ 人教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5篇y1O小梦文库

★ 微课初中语文教学设计5篇y1O小梦文库

★ 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设计y1O小梦文库

★ 八年级下册汉语文教案模板y1O小梦文库

初中语文虽有嘉肴教案y1O小梦文库

★ 语文教案范文y1O小梦文库

★ 八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模板y1O小梦文库

★ 初中初二上册语文《老王》板书设计教案y1O小梦文库

小梦文库欢迎你 http://wenku.520cd.com
小梦文档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关注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礼记》二则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