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校共育工作制度
小学家校共育工作制度
一、前言
家校共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教育环境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家校共育工作制度。
二、家校共育目标
1. 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
2. 促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
4. 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家校共育工作原则
1. 尊重原则:尊重家长,倾听家长意见,积极采纳合理建议。
2. 合作原则:学校与家庭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共同参与学生教育过程。
3. 互助原则:学校与家庭相互支持,共同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发展原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家校共育工作内容
1. 家校沟通
(1)定期召开家长会,通报学生在校表现,与家长交流教育理念和方法。
(2)建立家校联系册,家长和教师定期交换意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家庭环境,与家长探讨教育问题。
(4)利用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
2. 家长培训
(1)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传授家庭教育方法。
(2)邀请专家进行家庭教育讲座,分享家庭教育经验。
(3)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学校教育现状。
3. 家长参与
(1)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如家长开放日、家长志愿者活动等。
(2)家长可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改进学校工作。
(3)学校设立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工作。
4. 学生成长
(1)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学校与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
(3)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家校共育工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家校共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务主任等为成员,负责家校共育工作的规划、协调和实施。
2. 完善制度保障
制定家校共育工作制度,明确家校共育工作的任务、内容和要求,确保家校共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3. 加强队伍建设
选拔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家校共育工作负责人,定期培训,提高家校共育工作水平。
4. 落实责任追究
对家校共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家校共育工作评价
1. 定期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完善。
2. 定期组织家长、学生、教师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评价,广泛听取意见,改进工作。
3. 建立家校共育工作档案,记录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为评价提供依据。
七、结语
家校共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家校共育,我们期待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温馨的家庭环境和优秀的学校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家校共育工作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各部门要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取得实效。
上一篇:小学卫生保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