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职能科室沟通协调制度
医院职能科室沟通协调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与意义
为了加强医院职能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职能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第三条 基本原则
1.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 坚持团结协作,发挥团队精神;
3. 坚持规范操作,确保医疗安全;
4. 坚持持续改进,推动医院发展。
第二章 沟通与协调机制
第四条 建立沟通协调会议制度
1. 医院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职能科室沟通协调会议,由院长或副院长主持,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
2. 会议内容主要包括: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研究解决科室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协调工作进度,部署工作任务;
3. 会议纪要由医院办公室负责整理,并分发给各职能科室执行。
第五条 建立信息交流制度
1. 医院设立信息交流平台,包括内部网站、微信群等,各职能科室需定期发布工作动态、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信息;
2. 各职能科室应主动关注其他科室发布的信息,及时了解医院整体工作情况;
3. 医院办公室负责对信息交流平台进行管理,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全面。
第六条 建立业务协作制度
1. 各职能科室应根据工作需要,积极开展业务协作,互相支持,共同提高;
2. 医院鼓励开展跨科室的科研项目、学术交流、业务培训等活动;
3. 医院对业务协作成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 建立投诉与反馈制度
1. 医院设立投诉与反馈渠道,包括投诉箱、投诉电话、在线投诉等;
2. 各职能科室应认真对待投诉与反馈,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患者满意度;
3. 医院办公室负责对投诉与反馈进行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
第八条 建立应急协调制度
1. 医院设立应急协调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协调小组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确保医疗安全;
3. 各职能科室应积极参与应急协调工作,服从指挥。
第三章 沟通与协调内容
第九条 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
1. 医院各职能科室应共同关注医疗质量问题,提高医疗安全意识;
2. 医院定期组织医疗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3. 医院对医疗安全事件进行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第十条 人力资源管理
1. 医院各职能科室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2. 医院定期组织人力资源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3. 医院对优秀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一条 财务管理
1. 医院各职能科室应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合理使用经费;
2. 医院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安全;
3. 医院对财务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二条 设备与物资管理
1. 医院各职能科室应合理配置设备与物资,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医院定期对设备与物资进行检查,确保正常运行;
3. 医院对设备与物资采购、报废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第十三条 医疗保险管理
1. 医院各职能科室应严格执行医疗保险政策,保障患者权益;
2. 医院定期组织医疗保险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3. 医院对医疗保险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第四章 沟通与协调保障
第十四条 组织保障
1. 医院成立沟通与协调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医院办公室负责沟通与协调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各职能科室应设立沟通与协调专员,负责本科室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第十五条 制度保障
1. 医院制定完善的沟通与协调制度,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 医院对沟通与协调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3. 医院对沟通与协调工作成效显著的科室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人员保障
1. 医院加强对沟通与协调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 医院对沟通与协调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工作需要;
3. 医院对沟通与协调工作人员给予适当待遇,激发工作积极性。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由医院制定,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第十八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以下为各章节详细内容: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
1. 医疗质量管理
(1)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计划、目标和措施;
(2)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医疗质量;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2. 医疗安全管理
(1)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医疗安全;
(2)开展医疗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3)加强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
二、人力资源管理
1. 人员配置
(1)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2)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工作效率;
(3)关注员工身心健康,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2. 人员培训
(1)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2)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敬业精神。
3. 人员考核
(1)建立员工考核制度,客观评价员工工作表现;
(2)对优秀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3)对不合格员工进行培训或调整,确保工作质量。
三、财务管理
1. 经费管理
(1)制定经费使用计划,合理分配经费;
(2)加强经费使用监管,防止浪费;
(3)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安全。
2. 财务报告
(1)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反映医院财务状况;
(2)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确保报告真实、准确;
(3)加强财务信息披露,提高财务透明度。
3. 财务制度
(1)制定完善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2)加强财务制度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财务意识;
(3)对财务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四、设备与物资管理
1. 设备管理
(1)制定设备采购计划,合理配置设备;
(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 物资管理
(1)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确保物资供应;
(2)加强物资仓储管理,防止物资浪费;
(3)定期进行物资检查,确保物资质量。
3. 设备与物资采购
(1)制定采购制度,规范采购行为;
(2)加强采购监督,防止腐败现象;
(3)对采购项目进行评估,确保采购效果。
五、医疗保险管理
1. 医疗保险政策宣传
(1)加强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提高患者知晓率;
(2)开展医疗保险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3)定期更新医疗保险政策,确保政策落实。
2. 医疗保险结算
(1)建立医疗保险结算制度,确保患者权益;
(2)加强医疗保险结算监管,防止医疗保险基金流失;
(3)对医疗保险结算进行审计,确保结算准确。
3. 医疗保险违规处理
(1)制定医疗保险违规处理制度,明确处理程序;
(2)对医疗保险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医疗保险基金安全;
(3)加强医疗保险违规行为曝光,提高社会监督力度。
六、组织保障
1. 沟通与协调领导小组
(1)负责沟通与协调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指导;
(2)协调解决沟通与协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对沟通与协调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2. 沟通与协调办公室
(1)负责沟通与协调工作的具体实施;
(2)组织沟通与协调会议,编写会议纪要;
(3)对沟通与协调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3. 沟通与协调专员
(1)负责本科室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2)参与医院沟通与协调会议,反馈本科室工作情况;
(3)协助解决本科室与其他科室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七、制度保障
1. 制定沟通与协调制度
(1)明确沟通与协调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2)规范沟通与协调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3)制定沟通与协调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
2. 检查与整改
(1)定期对沟通与协调工作进行自我检查;
(2)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3)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
3. 表彰与奖励
(1)对沟通与协调工作成效显著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在沟通与协调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
(3)对沟通与协调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八、人员保障
1. 培训与选拔
(1)加强对沟通与协调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选拔具备沟通与协调能力的员工担任相关职务;
(3)鼓励员工参加沟通与协调相关的培训和学习。
2. 配置与待遇
(1)合理配置沟通与协调工作人员,确保工作需要;
(2)对沟通与协调工作人员给予适当待遇,激发工作积极性;
(3)关注沟通与协调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保障合法权益。
3. 考核与激励
(1)建立沟通与协调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客观评价工作表现;
(2)对优秀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
(3)对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或调整,确保工作质量。
九、附则
1. 本制度由医院制定,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4. 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其他制度相抵触的,以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其他制度为准。
上一篇:医院绩效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