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和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1. 阅读理解**
**题目**:阅读以下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面对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增加公共绿地等,以期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然而,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广大市民也应积极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倡导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垃圾分类,减少环境污染;节约用水用电,保护资源。只有政府与市民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
(1)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什么问题?
A. 城市化进程的利弊
B.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C. 政府在城市治理中的措施
D.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根据文段,下列哪项不是政府为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措施?
A.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
B. 推广新能源汽车
C. 增加公共绿地
D. 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答案及解析**:
(1)D。这段文字首先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然后介绍了政府采取的措施,最后强调了市民参与的重要性,最终落脚点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D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最能概括文段的主旨。
(2)D。文段中提到的政府措施包括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增加公共绿地,而提高市民环保意识是文段最后提到的市民应参与的内容,不属于政府的措施。
**2. 逻辑填空**
**题目**:请在下列各句的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曾经被认为是________的难题,如今都已得到了解决。
A. 不可逾越
B. 不可理喻
C. 不可思议
D. 不可磨灭
(2)在这次抗洪救灾中,广大官兵________,冲锋在前,展现了人民军队的英雄本色。
A. 临危不惧
B. 临危受命
C. 临危不乱
D. 临危不退
**答案及解析**:
(1)A。不可逾越:形容障碍、困难等无法越过。不可理喻:形容人蛮横或固执,没法跟他讲道理。不可思议:形容事物难以想象或理解。不可磨灭:形容事迹、功绩等永远不会消失。根据句意,应选A。
(2)A。临危不惧:面对危险不害怕。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临危不乱:面对危险不慌乱。临危不退:面对危险不退缩。根据句意,应选A。
**(二)数量关系**
**1. 数字推理**
**题目**:请根据下列数列的规律,填写下一个数字。
(1)2, 4, 8, 16, 32, _______
(2)1, 3, 6, 10, 15, 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64。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公比为2,因此下一个数字为32×2=64。
(2)21。这是一个等差数列的变式,每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加上一个递增的自然数(1, 2, 3, 4, 5),因此下一个数字为15+6=21。
**2. 数学运算**
**题目**:
(1)某公司有员工120人,其中男员工占60%,女员工中有40%是管理人员。问该公司女管理人员有多少人?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全程300公里,前半程平均速度为60公里/小时,后半程平均速度为80公里/小时。问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需的总时间是多少?
**答案及解析**:
(1)女员工人数为120×40%=48人,女管理人员人数为48×40%=19.2人,约为19人。
(2)前半程时间为150÷60=2.5小时,后半程时间为150÷80=1.875小时,总时间为2.5+1.875=4.375小时,约为4小时23分钟。
**(三)判断推理**
**1. 图形推理**
**题目**:请根据下列图形的规律,选择最符合的一项。
(1)
A. ①③⑤、②④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④⑥、②③⑤
D. ①⑤⑥、②③④
**答案及解析**:
C。观察图形,①④⑥均为轴对称图形,②③⑤均为中心对称图形,因此选C。
**2. 定义判断**
**题目**:请根据下列定义,选择最符合的一项。
**定义**:边际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一单位的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收益逐渐减少的现象。
**问题**:以下哪项最能体现边际效应?
A. 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学生的成绩不断提高。
B. 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逐渐增加。
C. 随着广告投入的增加,产品的销量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D.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答案及解析**:
C。A、B、D三项均未体现收益减少的现象,只有C项符合边际效应的定义。
**(四)资料分析**
**题目**:根据下列资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资料**:
某市2019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如下:
| 项目 | 1月 | 2月 | 3月 | 合计 |
| ----------- | ----- | ----- | ----- | ----- |
| GDP(亿元) | 300 | 320 | 350 | 970 |
| 工业增加值(亿元) | 120 | 130 | 140 | 390 |
|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150 | 160 | 170 | 480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200 | 210 | 220 | 630 |
**问题**:
(1)该市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了多少亿元?(假设2018年第一季度GDP为900亿元)
(2)该市第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多少?
**答案及解析**:
(1)970-900=70亿元。
(2)390÷970≈40.2%。
**二、申论**
**(一)材料分析**
**材料**: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共享经济在中国迅速崛起。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模式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损坏率高、安全隐患等。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共享经济的发展。比如,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加强车辆管理,合理投放车辆;要求共享充电宝企业确保产品安全,防止火灾事故;要求共享汽车企业加强车辆维护,保障乘客安全。
然而,仅仅依靠政府的监管是不够的,企业也应加强自律,提升服务质量。比如,通过技术手段监控车辆状态,及时回收损坏车辆;通过用户信用体系建设,奖励守信用户,惩罚失信用户;通过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及时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
此外,广大市民也应提高自身素质,文明使用共享产品。比如,按规停放共享单车,不随意损坏共享产品,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问题**:
1. 请概括共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 针对共享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政府、企业和市民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及解析**:
1. 共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乱停乱放、损坏率高、安全隐患等。
2.
- 政府应采取的措施: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共享经济的发展;加强监管,确保企业合规经营;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保障消费者权益。
- 企业应采取的措施:加强自律,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技术手段监控和管理共享产品;建立用户信用体系,奖惩分明;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 市民应采取的措施:提高自身素质,文明使用共享产品;按规停放共享产品,不随意损坏;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二)写作**
**题目**:结合上述材料,以“共享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2.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3. 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
**范文**:
**共享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支付的普及,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在中国迅速崛起。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共享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共享经济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以共享单车为例,它解决了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升了出行效率。共享充电宝则解决了人们在外出时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共享汽车则为那些没有私家车的人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降低了出行成本。
然而,共享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首先,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秩序和市容市貌。其次,共享产品的损坏率高,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安全隐患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共享充电宝可能存在火灾风险,共享汽车的安全性能也需要严格保障。
面对这些挑战,政府、企业和市民应共同努力,推动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府方面,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共享经济的发展。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企业合规经营。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政府还应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企业方面,应加强自律,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技术手段监控和管理共享产品,及时发现和回收损坏车辆,减少乱停乱放现象。建立用户信用体系,奖励守信用户,惩罚失信用户,提升用户的文明使用意识。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及时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提升用户满意度。
市民方面,应提高自身素质,文明使用共享产品。按规停放共享产品,不随意损坏,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只有广大市民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共享经济环境。
总之,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便利人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
**结语**: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既需要扎实的知识储备,也需要灵活的应变能力。希望通过这份试题及答案详解,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试内容,顺利通过考试,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