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试题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建筑工程测量中,水准仪主要用于测量:
A. 水平角
B. 垂直角
C. 高程
D. 距离
2. 全站仪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 测角
B. 测距
C. 测高程
D. 测重量
3.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控制测量的目的是:
A. 确定建筑物的具体位置
B. 为施工放样提供依据
C. 测量建筑物的尺寸
D. 检查建筑物的质量
4. 施工放样的基本步骤是:
A. 测量、计算、放样
B. 计算、测量、放样
C. 放样、测量、计算
D. 测量、放样、计算
5. 水准路线的闭合差是指:
A. 实测高差与理论高差之差
B. 实测距离与理论距离之差
C. 实测角度与理论角度之差
D. 实测坐标与理论坐标之差
6.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是:
A. 地理坐标系
B. 平面直角坐标系
C. 极坐标系
D. 球面坐标系
7.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通常使用:
A. 水准仪
B. 经纬仪
C. 全站仪
D. 激光测距仪
8.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的原则是:
A. 精确性、稳定性、经济性
B. 精确性、稳定性、实用性
C. 精确性、经济性、实用性
D. 稳定性、经济性、实用性
9.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水准点的设置应满足:
A. 稳定、可靠、便于观测
B. 高程准确、位置明显、便于保护
C. 分布均匀、数量充足、便于使用
D. 以上都是
10. 建筑物的轴线放样通常采用:
A. 直角坐标法
B. 极坐标法
C. 前方交会法
D. 后方交会法
11.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
A.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
B.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中误差
C. 观测误差、计算误差、放样误差
D. 高程误差、角度误差、距离误差
12. 在水准测量中,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A. 调节目镜
B. 调整物镜
C. 调整水准管
D. 调整脚架
13. 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主要取决于:
A. 目镜的放大倍数
B. 物镜的直径
C. 仪器的制造精度
D. 测量距离
14.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距离测量方法有:
A. 钢尺量距、光电测距、视距测量
B. 钢尺量距、激光测距、视距测量
C. 钢尺量距、光电测距、激光测距
D. 光电测距、激光测距、视距测量
15. 建筑物的垂直度测量通常使用:
A. 水准仪
B. 经纬仪
C. 全站仪
D. 激光垂准仪
16.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选择应满足:
A. 高程适中、便于观测
B. 位置稳定、便于保护
C. 分布均匀、便于计算
D. 以上都是
17.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主要取决于:
A. 建筑物的规模
B. 施工放样的精度
C. 测量仪器的精度
D. 以上都是
18.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转换方法有:
A. 四参数法、七参数法
B. 三参数法、六参数法
C. 两参数法、五参数法
D. 一参数法、八参数法
19.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周期应根据:
A. 建筑物的结构类型
B. 施工进度
C. 地基情况
D. 以上都是
20.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
A. 平均值法、加权平均值法
B. 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法
C. 概率统计法、模糊数学法
D. 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是为________和________提供依据。
2. 水准仪的主要部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全站仪的三大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 施工放样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 建筑物的轴线放样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测量误差按其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 在水准测量中,消除视差的方法是________。
9. 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主要取决于________。
10. 建筑物的垂直度测量通常使用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建筑工程测量只涉及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
2. 水准仪只能用于测量高程,不能测量水平角。( )
3. 全站仪可以同时测量角度和距离,但不能测量高程。( )
4.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应尽量简单,以减少测量工作量。( )
5. 水准点的设置应尽量靠近建筑物,以便于观测。( )
6. 建筑物的轴线放样只需一次即可,无需复测。( )
7. 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减小。( )
8.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选择可以随意,不影响测量结果。( )
9.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越高,施工放样的精度也越高。( )
10.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只需在施工结束后进行一次即可。(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2. 水准仪和全站仪在建筑工程测量中有哪些主要应用?
3. 施工放样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4. 简述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五、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已知A、B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A=100.000m,HB=99.500m,水准仪在A点测得后视读数为1.500m,在B点测得前视读数为2.000m。求B点的高程。
2. 在某建筑工地上,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已知测站点的坐标为(1000.000m,1000.000m),目标点的坐标为(1100.000m,1200.000m)。求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方位角。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60分)**
1. 某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该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 观测时间 | 沉降量(mm) |
| -------- | ------------ |
| 第1个月 | 2.0 |
| 第2个月 | 1.8 |
| 第3个月 | 1.5 |
| 第4个月 | 1.2 |
| 第5个月 | 1.0 |
| 第6个月 | 0.8 |
2. 某建筑工地上,需进行建筑物的轴线放样,已知建筑物的主轴线与控制网的坐标轴平行,且主轴线的起点坐标为(500.000m,500.000m),主轴线的长度为100m,方向角为90°。请设计一套合理的轴线放样方案,并说明具体的操作步骤。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 B
4. A
5. A
6. B
7. A
8. B
9. D
10. A
11. A
12. B
13. C
14. A
15. D
16. D
17. D
18. A
19. D
20. D
**二、填空题**
1. 施工放样、竣工验收
2. 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3. 测角、测距、测高程
4. 轴线放样、高程放样、细部放样
5. 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6. 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
7. 观测误差、仪器误差、外界误差
8. 调节目镜或物镜
9. 仪器的制造精度
10. 激光垂准仪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简答题**
1.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 **基本任务:** 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提供测量数据和图纸。
- **主要内容:** 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放样、变形观测等。
2. **水准仪和全站仪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主要应用:**
- **水准仪:** 主要用于高程测量,如水准点的高程测定、建筑物的基础高程放样、沉降观测等。
- **全站仪:** 可以同时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广泛应用于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放样、变形观测等。
3. **施工放样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基本步骤:** 测量准备、计算放样数据、现场放样、检查验收。
- **注意事项:** 确保测量仪器的精度、放样数据的准确性、放样过程中的精度控制、放样后的复测和验收。
4. **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分类:**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
- **影响:** 系统误差使测量结果偏离真值,偶然误差使测量结果分散,粗差使测量结果失真。通过合理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可以减小误差的影响。
**五、计算题**
1. **求B点的高程:**
- 已知:HA=100.000m,HB=99.500m,后视读数a=1.500m,前视读数b=2.000m。
- 计算高差:hAB = a - b = 1.500m - 2.000m = -0.500m。
- 计算B点高程:HB = HA + hAB = 100.000m - 0.500m = 99.500m。
- 结果:B点的高程为99.500m。
2. **求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方位角:**
- 已知:测站点坐标(X1, Y1)=(1000.000m, 1000.000m),目标点坐标(X2, Y2)=(1100.000m, 1200.000m)。
- 计算水平距离:D = √[(X2 - X1)² + (Y2 - Y1)²] = √[(1100.000 - 1000.000)² + (1200.000 - 1000.000)²] = √[100² + 200²] = √50000 = 223.607m。
- 计算方位角:α = arctan[(Y2 - Y1) / (X2 - X1)] = arctan[200 / 100] = arctan(2) ≈ 63.435°。
- 结果:水平距离为223.607m,方位角为63.435°。
**六、案例分析题**
1. **分析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并提出处理建议:**
- **沉降趋势分析:** 从数据看,沉降量逐月减小,说明建筑物地基逐渐稳定。
- **处理建议:** 继续进行定期观测,若沉降量继续减小并趋于稳定,可认为地基正常;若出现异常沉降,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2. **设计轴线放样方案并说明操作步骤:**
- **方案设计:**
1. 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进行仪器的校准和定向。
2. 根据主轴线的起点坐标和方向角,计算放样点的坐标。
3. 使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标定主轴线的起点和终点。
4. 在主轴线上设置若干中间控制点,确保轴线精度。
5. 复测放样结果,确保轴线位置的准确性。
- **操作步骤:**
1. 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进行仪器的水平和垂直校准。
2. 通过已知控制点定向,确保仪器的方向准确。
3. 输入主轴线的起点坐标(500.000m, 500.000m)和方向角90°,计算放样点的坐标。
4. 使用全站仪的放样功能,标定主轴线的起点和终点。
5. 在主轴线上设置若干中间控制点,使用钢尺或测距仪进行距离测量,确保控制点的位置准确。
6. 复测放样结果,检查轴线位置的准确性,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总结**
本试题涵盖了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仪器使用、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和案例分析等方面,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通过系统的练习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