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之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制度
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份内容丰富的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制度,字数超过2000字。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技术措施的管理,保障企业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内所有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实施、监督和检查。
第三条 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
二、编制
第四条 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二)针对性强,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易于实施;
(四)充分考虑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五条 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基本程序:
(一)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原因,确定解决方案;
(二)编写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包括措施名称、实施范围、责任单位、责任人、实施时间、预期效果等;
(三)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估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
(四)根据论证意见,修改完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五)形成安全技术措施文件,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审批。
第六条 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具体要求:
(一)措施名称应简明扼要,反映措施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实施范围应明确,包括涉及的部门、岗位、设备等;
(三)责任单位应明确,确保措施的实施有人负责;
(四)责任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工作;
(五)实施时间应合理,确保措施能够及时实施;
(六)预期效果应具体,便于评估措施实施效果。
三、审批
第七条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
(二)确保措施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三)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确保措施的实施与生产相协调。
第八条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的基本程序:
(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收到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
(二)审查合格后,提交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批;
(三)审批通过后,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四)审批未通过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应退回原编制单位进行修改。
第九条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的具体要求:
(一)审查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二)审查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
(三)审查措施的实施范围、责任单位、责任人是否明确;
(四)审查措施的实施时间是否合理;
(五)审查措施预期效果是否具体。
四、实施与监督
第十条 安全技术措施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按照审批通过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进行;
(二)确保措施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十一条 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的基本程序:
(一)责任单位接到审批通过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实施;
(二)实施过程中,责任单位应定期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实施情况;
(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四)实施完成后,责任单位应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提交实施总结报告。
第十二条 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的具体要求:
(一)责任单位应确保措施实施过程中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配备;
(二)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三)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四)实施完成后,应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提供参考。
五、检查与考核
第十三条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一)措施实施是否按照审批通过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进行;
(二)措施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三)责任单位是否及时报告实施情况;
(四)措施实施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第十四条 对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应形成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一)检查时间、地点、人员;
(二)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三)检查结论。
第十五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技术措施考核制度,对以下情况进行考核:
(一)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质量;
(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效率;
(三)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效果。
第十六条 考核结果作为对相关部门和人员奖惩的依据。
六、附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九条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制度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步骤,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考核措施。这有助于企业加强安全技术措施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