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教案(二)
工程经济学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方法。
2. 掌握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投资决策、项目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3. 培养学生运用工程经济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经济意识,为未来从事工程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1.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工程: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技术活动。
(2)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分配以满足人们无限欲望的学科。
(3)工程经济学: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工程领域中的投资、成本、收益等问题。
2.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投资决策: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投资收益等方面。
(2)项目评价:分析项目投资的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环境影响等。
(3)项目风险管理: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3. 工程经济学的方法
(1)定量分析:运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2)定性分析:通过对项目的性质、规模、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判断项目的经济效益。
(3)实证分析: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4. 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的概念:预测工程项目未来所需投资的大小。
(2)投资估算的方法:类比法、参数法、详细估算法等。
(3)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与项目规模、技术复杂度、资料完整性等因素有关。
5. 资金筹措
(1)资金筹措的概念:为满足工程项目投资需求,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
(2)资金筹措的途径: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自筹、股权融资等。
(3)资金筹措的成本:利息、股息、融资费用等。
6. 投资决策
(1)投资决策的概念: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2)投资决策的方法: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动态回收期法等。
(3)投资决策的注意事项:考虑通货膨胀、税收政策、风险因素等。
7. 项目评价
(1)项目评价的概念:对工程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估。
(2)项目评价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效益成本分析、多目标规划等。
(3)项目评价的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经济效益率等。
三、教学安排
1. 理论教学:共计32学时。
(1)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方法:2学时。
(2)投资估算:4学时。
(3)资金筹措:4学时。
(4)投资决策:6学时。
(5)项目评价:6学时。
(6)案例分析:4学时。
(7)课堂讨论与作业:6学时。
2. 实践教学:共计16学时。
(1)分组讨论:8学时。
(2)项目实践:8学时。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项目实践法: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
1. 课堂表现:10%。
2. 作业:20%。
3. 项目实践报告:30%。
4. 期末考试:40%。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工程经济学》(第四版),吴守军、李春艳、张晓辉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参考书籍:《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库等。
4. 软件工具:Excel、Project等。
七、教学建议
1.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应用场景。
4. 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定期组织讲座、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分享。
6. 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程的前瞻性。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希望本教案能对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有所帮助。
上一篇:工程经济学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