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手工扇子教案(最新)
教案名称:中班手工扇子制作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扇子的基本结构和种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扇子的基本结构和种类
2. 扇子的制作方法
3. 团队协作完成扇子制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扇子的基本结构和种类,掌握扇子的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扇子的制作技巧和团队协作。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扇子,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扇子的名称。
(2)教师简要介绍扇子的基本结构和种类,如折扇、团扇、羽毛扇等。
2. 学习扇子的制作方法
(1)教师展示扇子制作材料,如彩纸、塑料扇骨、胶水等。
(2)教师示范扇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剪、折、粘等步骤。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扇子,教师巡回指导。
3. 团队协作完成扇子制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2)教师为每组提供制作扇子的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制作。
(3)学生在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扇子制作。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成果展示与评价
(1)学生将制作好的扇子展示给全班同学。
(2)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总结评价,给予优秀作品表彰。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适当的指导。
2. 在团队协作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以下是详细的教案内容:
1. 导入部分
(1)教师出示各种扇子,如折扇、团扇、羽毛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扇子的名称。
(2)教师简要介绍扇子的基本结构和种类,如折扇是由扇骨和扇面组成,团扇是圆形的扇子,羽毛扇是用羽毛制成的扇子等。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扇子有什么作用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扇子的作用,如扇风、装饰等。
2. 学习扇子的制作方法
(1)教师展示扇子制作材料,如彩纸、塑料扇骨、胶水等,并介绍这些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教师示范扇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剪、折、粘等步骤。以下为具体步骤:
a. 剪:用剪刀剪出扇子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等。
b. 折:将剪好的彩纸对折,形成扇骨。
c. 粘:用胶水将扇面粘贴在扇骨上。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扇子,教师巡回指导。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及时给予指导。
3. 团队协作完成扇子制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教师为每组提供制作扇子的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制作。
(2)学生在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扇子制作。以下为具体分工:
a. 剪:组内成员负责剪出扇子的形状。
b. 折:组内成员负责将剪好的彩纸对折成扇骨。
c. 粘:组内成员负责将扇面粘贴在扇骨上。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成果展示与评价
(1)学生将制作好的扇子展示给全班同学。教师邀请每组学生代表介绍本组制作的扇子,包括制作过程、创意等。
(2)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下为评价要点:
a. 制作是否规范:如剪、折、粘等步骤是否正确。
b. 创意:如扇子的形状、颜色搭配等是否有特色。
c. 团队协作:组内成员是否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3)教师总结评价,给予优秀作品表彰。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其他类型的扇子,如纸盘扇、布扇等。
2. 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人或朋友制作扇子作为礼物。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扇子展览,了解扇子的历史和文化。
4.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提倡使用可降解材料的扇子。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掌握扇子的制作方法,还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想象力等,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审美观和环保意识。
上一篇:中班手工扇子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