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委员会日常工作制度
小学家长委员会日常工作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家长委员会日常工作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家长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旨在明确家长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工作职责、活动开展等方面的事项。
第三条 家长委员会应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二、组织架构
第四条 家长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委员若干名。主任、副主任由家长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委员由各班家长代表担任。
第五条 家长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主任召集,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必要时,主任可以临时召集会议。
第六条 家长委员会设立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由家长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第七条 家长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个工作小组,如家庭教育指导组、学生活动策划组等。
三、工作职责
第八条 家长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 积极宣传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及学校发展规划,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咨询和反馈,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3. 协助学校开展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4.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促进家校共育。
5. 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如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改革等。
6. 组织家长培训、讲座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7. 维护家长权益,反映家长诉求,促进家校沟通。
8. 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推广家庭教育成果。
第九条 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具体职责如下:
1. 主任:主持家长委员会全面工作,召集和主持全体会议,协调内外关系,代表家长委员会参加相关活动。
2. 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分管相关工作小组,完成主任交办的任务。
3. 委员:参与家长委员会日常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发挥家长作用,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4. 秘书长:负责家长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组织会议,起草文件,协调各工作小组工作。
四、活动开展
第十条 家长委员会活动分为以下几类:
1. 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全体会议,讨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家庭教育问题等。
2. 专题活动:根据学校发展和家庭教育需求,组织各类讲座、培训、研讨会等活动。
3. 课外活动:协助学校开展学生课外活动,如亲子活动、社会实践等。
4. 交流互动:组织家长与学校教师、学生的交流互动,促进家校沟通。
第十一条 家长委员会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尊重家长意愿,充分发挥家长主体作用。
2. 注重实效,切实提高家长教育素养。
3. 确保活动安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4. 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
第十二条 家长委员会活动经费来源包括:
1. 学校资助。
2. 家长捐赠。
3. 社会赞助。
4. 其他合法收入。
五、附则
第十三条 本制度由家长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自通过之日起实施。
第十四条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家长委员会全体会议。
第十五条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由家长委员会全体会议补充。
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下为家长委员会日常工作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家长委员会的组织架构
1. 家长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委员组成。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委员负责具体事务。
2. 家长委员会设立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如会议组织、文件起草、活动策划等。
3. 家长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个工作小组,如家庭教育指导组、学生活动策划组、家长培训组等。
二、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1. 宣传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及学校发展规划,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咨询和反馈,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3. 协助学校开展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4.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促进家校共育。
5. 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如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改革等。
6. 组织家长培训、讲座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7. 维护家长权益,反映家长诉求,促进家校沟通。
8. 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推广家庭教育成果。
三、家长委员会的活动开展
1. 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全体会议,讨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家庭教育问题等。
2. 专题活动:根据学校发展和家庭教育需求,组织各类讲座、培训、研讨会等活动。
3. 课外活动:协助学校开展学生课外活动,如亲子活动、社会实践等。
4. 交流互动:组织家长与学校教师、学生的交流互动,促进家校沟通。
以下为具体活动内容的展开:
1. 定期会议
(1)会议组织:由家长委员会秘书处负责组织,提前通知会议时间、地点、议题等。
(2)会议内容:讨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家庭教育问题、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等。
(3)会议形式:座谈会、讨论会等。
2. 专题活动
(1)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2)家长培训:组织家长参加各类培训课程,如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方法等。
(3)研讨会:组织家长、教师、学生参加研讨会,探讨教育问题,分享教育经验。
3. 课外活动
(1)亲子活动:组织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4. 交流互动
(1)家长座谈会:组织家长与学校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
(2)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参观学校设施,了解学校教育理念。
(3)学生成长分享会: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
四、家长委员会的经费管理
1. 经费来源:学校资助、家长捐赠、社会赞助等。
2. 经费使用:家长委员会活动经费主要用于会议组织、活动策划、材料购买等。
3. 经费管理:家长委员会设立财务小组,负责经费的收取、使用和报销,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
五、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与评价
1. 监督:家长委员会成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对学校工作进行评价。
2. 反馈:家长委员会将监督与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促进学校改进工作。
3. 评价:家长委员会对自身工作进行评价,不断提高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水平。
本家长委员会日常工作制度旨在规范家长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工作职责、活动开展等方面,为家校合作提供有力保障。家长委员会成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上一篇:小学家校共育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