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
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包括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责任追究等方面。
第三条 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明确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责任主体,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整改。
第四条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
二、安全隐患排查
第五条 学校应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学校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安全隐患排查分为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
第六条 日常排查:
(一)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应每天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隐患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二)学校应设立安全隐患举报箱和举报电话,鼓励师生员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第七条 定期排查:
(一)学校应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安全隐患排查。
(二)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
(三)学校应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排查。
第八条 专项排查:
(一)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特定类型的安全隐患开展专项排查。
(二)学校应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前进行专项排查。
第九条 安全隐患排查内容:
(一)消防安全: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火源、电源管理是否到位等。
(二)校舍安全:校舍建筑结构是否安全,设施设备是否完好,防雷、防台风等措施是否到位等。
(三)食品卫生安全:食品采购、加工、储存、销售是否符合卫生标准,食堂卫生环境是否达标等。
(四)交通安全:校车安全状况,校园内交通秩序,师生交通安全意识等。
(五)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实验设备是否安全,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等。
(六)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是否提高等。
三、安全隐患整治
第十条 学校应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登记,明确整治责任人和整治措施。
第十一条 安全隐患整治措施:
(一)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确保整改措施到位。
(二)对无法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采取临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三)对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制定整治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 学校应建立安全隐患整治台账,对整治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验收。
第十三条 学校应定期对安全隐患整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整治工作中的不足,不断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
四、责任追究
第十四条 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负责。
第十五条 学校应明确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未履行职责、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十六条 学校应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五、宣传教育与培训
第十七条 学校应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十八条 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九条 学校应开展安全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六、附则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安全管理机构。
以下为具体内容丰富:
一、安全隐患排查
1. 消防安全
(1)消防设施设备检查:检查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器材是否齐全、有效。
(2)火源、电源管理:检查火源、电源使用是否规范,电器设备是否老化,用电负荷是否过大。
(3)消防演练: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 校舍安全
(1)建筑结构检查:检查校舍建筑结构是否安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设施设备检查:检查校舍内的设施设备是否完好,如电梯、楼梯、照明等。
(3)防雷、防台风措施:检查校舍防雷、防台风措施是否到位,如排水系统、门窗密封等。
3. 食品卫生安全
(1)食品采购检查:检查食品采购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有合格证明。
(2)食品加工、储存、销售检查:检查食品加工、储存、销售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3)食堂卫生环境检查:检查食堂卫生环境是否达标,如餐具消毒、食品留样等。
4. 交通安全
(1)校车安全检查:检查校车安全状况,如车辆性能、驾驶人员资质等。
(2)校园内交通秩序检查:检查校园内交通秩序,如车辆停放、行人通行等。
(3)师生交通安全意识检查:检查师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5. 实验室安全
(1)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检查:检查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2)实验设备安全检查: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安全,如设备老化、损坏等。
(3)实验操作规范检查:检查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6. 网络安全
(1)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检查:检查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如防火墙、病毒防护等。
(2)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检查:检查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二、安全隐患整治
1. 整改措施
(1)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
(2)对无法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采取临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对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制定整治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批。
2. 整改过程
(1)对安全隐患整治过程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整改措施到位。
(2)对整改后的安全隐患进行验收,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消除。
3. 整改总结
(1)定期对安全隐患整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整治工作中的不足。
(2)根据总结,不断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责任追究
1. 责任划分
(1)学校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负责。
(2)学校领导对全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负总责。
2. 追究方式
(1)对未履行职责、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四、宣传教育与培训
1. 宣传教育
(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安全知识。
2. 培训
(1)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针对不同岗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3. 安全文化活动
(1)开展安全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2)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师生安全素养。
上一篇: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信息监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