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保护规章制度(修订稿)
学校环境保护规章制度(修订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校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建设绿色校园,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 学校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环保素质。
第三条 学校环境保护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第四条 学校环境保护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二)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三)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提高学校环境质量;
(四)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确保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章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第五条 学校应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六条 学校应定期组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包括:
(一)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培训班;
(二)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班会、团会;
(三)利用校园网、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宣传环境保护知识;
(四)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参与社区环境保护工作。
第七条 学校应加强环境保护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环境保护教学水平。
第八条 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创新能力。
第三章 环境保护设施与管理
第九条 学校应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包括:
(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设施管理制度;
(二)定期检查、维护环境保护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三)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排放达标;
(四)加强环境保护设施更新改造,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第十条 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绿化工作,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校园生态环境。
第十一条 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确保校园环境整洁:
(一)建立健全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二)定期清理校园垃圾,实行垃圾分类;
(三)加强校园绿化带、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
(四)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环境卫生意识。
第十二条 学校应加强实验室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
(一)建立健全实验室环境保护制度;
(二)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及时处理;
(三)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定期检查实验室环境保护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四章 环境保护管理与监督
第十三条 学校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包括:
(一)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二)环境保护考核制度;
(三)环境保护奖励与惩罚制度;
(四)环境保护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第十四条 学校应加强环境保护监督,设立环境保护监督机构,负责对学校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第十五条 学校应建立环境保护举报制度,鼓励师生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十六条 学校应定期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第五章 环境保护责任与奖励
第十七条 学校应对下列行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
(二)对学校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
(三)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表现突出的。
第十八条 学校应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一)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和损害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情节严重的,应给予纪律处分;
(三)对玩忽职守,导致环境保护事故的,应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规章制度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 本规章制度由学校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本规章制度进行修订。
(以下为示例性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一、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1. 环境保护知识讲座
(1)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环境保护知识讲座,邀请环保专家进行授课;
(2)讲座内容涵盖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环保技术创新等方面;
(3)讲座结束后,组织师生进行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2. 环境保护主题班会
(1)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环境保护主题班会;
(2)班会内容可包括环保知识普及、环保故事分享、环保实践活动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环保意识。
3. 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活动
(1)鼓励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竞赛,如环保创意设计大赛、环保科技论文比赛等;
(2)对获奖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3)组织获奖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推广环保科技创新成果。
二、环境保护设施与管理
1.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1)定期检查、维护环保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对环保设施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排放达标;
(3)加强环保设施更新改造,提高环保水平。
2. 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1)建立健全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2)定期清理校园垃圾,实行垃圾分类;
(3)加强校园绿化带、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
(4)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环境卫生意识。
3. 实验室环境保护
(1)建立健全实验室环境保护制度;
(2)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及时处理;
(3)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4)定期检查实验室环境保护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三、环境保护管理与监督
1.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1)明确学校各相关部门环境保护职责;
(2)制定环境保护年度工作计划,分解工作任务;
(3)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工作落实。
2. 环境保护考核制度
(1)设立环境保护考核指标,对学校各相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考核;
(2)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3)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3. 环境保护奖励与惩罚制度
(1)对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3)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给予奖励。
4. 环境保护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事故报告制度,明确事故报告程序;
(2)对环境保护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3)及时总结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环境保护责任与奖励
1. 环境保护表彰和奖励
(1)对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师生给予奖励;
(3)对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师生给予奖励。
2. 环境保护处罚
(1)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和损害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情节严重的,应给予纪律处分;
(3)对玩忽职守,导致环境保护事故的,应追究相关责任。
五、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1. 环境保护知识讲座
(1)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环境保护知识讲座,邀请环保专家进行授课;
(2)讲座内容涵盖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环保技术创新等方面;
(3)讲座结束后,组织师生进行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2. 环境保护主题班会
(1)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环境保护主题班会;
(2)班会内容可包括环保知识普及、环保故事分享、环保实践活动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环保意识。
3. 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活动
(1)鼓励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竞赛,如环保创意设计大赛、环保科技论文比赛等;
(2)对获奖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3)组织获奖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推广环保科技创新成果。
六、环境保护设施与管理
1.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1)定期检查、维护环保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对环保设施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排放达标;
(3)加强环保设施更新改造,提高环保水平。
2. 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1)建立健全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2)定期清理校园垃圾,实行垃圾分类;
(3)加强校园绿化带、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
(4)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环境卫生意识。
3. 实验室环境保护
(1)建立健全实验室环境保护制度;
(2)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及时处理;
(3)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4)定期检查实验室环境保护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七、环境保护管理与监督
1.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1)明确学校各相关部门环境保护职责;
(2)制定环境保护年度工作计划,分解工作任务;
(3)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工作落实。
2. 环境保护考核制度
(1)设立环境保护考核指标,对学校各相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考核;
(2)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3)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3. 环境保护奖励与惩罚制度
(1)对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3)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给予奖励。
4. 环境保护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事故报告制度,明确事故报告程序;
(2)对环境保护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3)及时总结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环境保护责任与奖励
1. 环境保护表彰和奖励
(1)对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师生给予奖励;
(3)对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师生给予奖励。
2. 环境保护处罚
(1)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和损害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情节严重的,应给予纪律处分;
(3)对玩忽职守,导致环境保护事故的,应追究相关责任。
九、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1. 环境保护知识讲座
(1)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环境保护知识讲座,邀请环保专家进行授课;
(2)讲座内容涵盖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环保技术创新等方面;
(3)讲座结束后,组织师生进行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2. 环境保护主题班会
(1)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环境保护主题班会;
(2)班会内容可包括环保知识普及、环保故事分享、环保实践活动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环保意识。
3. 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活动
(1)鼓励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竞赛,如环保创意设计大赛、环保科技论文比赛等;
(2)对获奖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3)组织获奖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推广环保科技创新成果。
十、环境保护设施与管理
1.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1)定期检查、维护环保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对环保设施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排放达标;
(3)加强环保设施更新改造,提高环保水平。
2. 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1)建立健全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2)定期清理校园垃圾,实行垃圾分类;
(3)加强校园绿化带、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
(4)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环境卫生意识。
3. 实验室环境保护
(1)建立健全实验室环境保护制度;
(2)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及时处理;
(3)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4)定期检查实验室环境保护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十一、环境保护管理与监督
1.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1)明确学校各相关部门环境保护职责;
(2)制定环境保护年度工作计划,分解工作任务;
(3)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工作落实。
2. 环境保护考核制度
(1)设立环境保护考核指标,对学校各相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考核;
(2)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3)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3. 环境保护奖励与惩罚制度
(1)对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3)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给予奖励。
4. 环境保护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事故报告制度,明确事故报告程序;
(2)对环境保护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3)及时总结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十二、环境保护责任与奖励
1. 环境保护表彰和奖励
(1)对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师生给予奖励;
(3)对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师生给予奖励。
2. 环境保护处罚
(1)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和损害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情节严重的,应给予纪律处分;
(3)对玩忽职守,导致环境保护事故的,应追究相关责任。
(本修订稿仅为示例性内容,具体条款和措施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上一篇:各科室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