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立文件
建筑业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立文件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管理机构设立文件。
二、安全管理机构设立的必要性
1. 法律法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筑业企业作为高风险行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是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
2.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机构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专门机构,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3. 预防事故发生
通过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助于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4. 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客户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
三、安全管理机构设立的原则
1. 合法性原则
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机构设置合法、合规。
2. 科学性原则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确保机构设置合理、高效。
3. 实用性原则
安全管理机构应具备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4. 动态调整原则
安全管理机构应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适时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四、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
(一)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1. 安全生产委员会
安全生产委员会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领导。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二)安全生产委员会职责
1. 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
2. 审议企业安全生产规划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3. 组织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月活动;
4. 审议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意见;
5. 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6. 审议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预算。
(三)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职责
1. 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 组织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培训;
3. 监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4. 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整改;
5.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6. 负责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
五、安全管理机构人员配备
1. 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主要负责人担任;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部长: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丰富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3. 安全生产管理员:具备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
4. 安全生产检查员:具备初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
六、安全管理机构运行机制
1.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2. 安全生产培训制度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落实。
4.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
5. 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制度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制度,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价。
七、安全管理机构与外部协作
1. 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作
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应与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国家安全生产政策,积极履行安全生产社会责任。
2. 与行业协会的协作
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应与行业协会保持紧密协作,共同推进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3. 与科研机构的协作
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应与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交流。
八、结论
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是建筑业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预防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企业应充分发挥安全管理机构的作用,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为我国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字数:3312字)
上一篇: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