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知识竞赛题与答案分析【推荐】
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保密知识竞赛题与答案分析,内容丰富,共计3000余字。
一、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属于国家秘密?(A)
A. 国防科技工业的生产工艺
B. 某市政府的内部办公规定
C. 国家领导人的行程安排
D. 国家安全部门的侦察手段
答案解析:B。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选项A、C、D都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而选项B的市政府内部办公规定并不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因此不属于国家秘密。
2.以下哪项行为不违反保密法规定?(B)
A. 未经批准,将涉密文件带出办公场所
B. 将已公开的政府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
C. 未经授权,向他人透露涉密事项
D. 擅自销毁涉密文件
答案解析:B。根据保密法规定,未经批准将涉密文件带出办公场所、未经授权向他人透露涉密事项、擅自销毁涉密文件都属于违反保密法规定的行为。而将已公开的政府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并不违反保密法规定。
二、判断题
1.涉密计算机可以连接互联网。(×)
答案解析:错误。涉密计算机是指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为确保信息安全,涉密计算机不得连接互联网。
2.涉密信息可以在单位内部随意传播。(×)
答案解析:错误。涉密信息在单位内部传播也需要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控制传播范围,确保信息安全。
三、简答题
1.简述保密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解析:保密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1)国家利益原则:保密工作应当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切实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
(2)法定原则: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解密应当依法进行。
(3)最小化原则: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限定在最小范围内。
(4)分级保护原则:根据国家秘密的密级和重要性,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5)责任原则:保密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各级领导应当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保密职责。
2.简述涉密信息传输的基本要求。
答案解析:涉密信息传输的基本要求包括:
(1)传输涉密信息应采用国家规定的保密通信系统或加密传输技术。
(2)涉密信息传输过程中,应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涉密信息传输应遵循“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控制传输范围。
(4)涉密信息传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四、案例分析题
1.某单位工作人员小李在处理一起涉密事件时,不慎将涉密文件遗落在公共场所。幸亏被好心人捡到并及时归还,未造成严重后果。请分析小李的行为违反了哪些保密规定。
答案解析:小李的行为违反了以下保密规定:
(1)未经批准将涉密文件带出办公场所。
(2)未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导致涉密文件在公共场所遗失。
(3)未及时报告领导,对事件处理不当。
2.某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小张,未经批准,将一份涉及市政府内部管理规定的文件提供给社会媒体。请分析小张的行为是否违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小张的行为违法。理由如下:
(1)根据保密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应当保守国家秘密,不得泄露、提供、传播国家秘密。
(2)虽然该文件不属于国家秘密,但涉及市政府内部管理规定,属于内部信息,小张未经批准擅自提供,违反了内部信息管理的规定。
(3)小张的行为可能给市政府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损害政府形象。
以上是保密知识竞赛题与答案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上一篇:保密知识竞赛题与答案分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