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学知识点(二)
初级会计学知识点(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是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基本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 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资产的特征
① 过去形成:资产必须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不能作为资产。
② 企业拥有或控制: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生产、建造等方式取得资产,也可以通过租赁、融资租赁等方式控制资产。
③ 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应具备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2)资产的分类
① 流动资产: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一个会计年度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等。
② 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2. 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负债的特征
① 过去形成:负债必须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不能作为负债。
② 现时义务:负债是企业目前必须履行的义务,未来可能发生的义务不属于负债。
③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履行将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2)负债的分类
① 流动负债: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一个会计年度内清偿的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② 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① 代表企业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是企业净资产的表现形式。
② 享有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在企业清算时,享有优先于债权人索取剩余财产的权利。
(2)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4. 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收入的特征
① 日常活动形成:收入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
②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
③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的实现将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2)收入的分类
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5. 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1)费用的特征
① 日常活动发生:费用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如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等。
②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出。
③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的发生将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2)费用的分类
费用分为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6. 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1)利润的特征
① 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如一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
②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利润是企业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
二、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的项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
1. 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① 资产类科目:反映企业资产的科目,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② 负债类科目:反映企业负债的科目,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③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科目,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④ 收入类科目:反映企业收入的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⑤ 费用类科目:反映企业费用的科目,如“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等。
⑥ 利润类科目:反映企业利润的科目,如“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2)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
① 总分类科目:对会计要素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
② 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进行细分,提供更详细信息的科目,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2.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与企业的经济业务有关,有助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实用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便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需求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4)稳定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频繁变动。
3. 会计科目体系
会计科目体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组合,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科目体系。会计科目体系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为会计分录、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依据。
(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和特定行业业务准则。
(2)企业会计科目体系
企业会计科目体系是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特点和需要,参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设置的。一般包括以下科目:
① 资产类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② 负债类科目: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③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④ 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
⑤ 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⑥ 利润类科目: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通过以上对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的详细讲解,希望对您学习初级会计学有所帮助。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请继续关注会计分录、会计报表等相关知识点的学习。祝您学习顺利!
上一篇:初级会计学知识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