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绪论(带答案)【推荐】
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涉及到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多个领域。它主要是利用测量仪器、设备和测量方法,对工程建设的地形、地貌、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测量和监测,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本文将从工程测量的定义、任务、发展历程、测量方法、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工程测量的定义与任务
1. 定义
工程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满足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需要,对工程对象的几何位置、形状、大小、高程、倾斜度、振动等几何量进行测定的一门学科。
2. 任务
(1)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2)为工程施工提供控制点和控制网,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3)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监测和调整,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4)为工程验收、维护和运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二、工程测量发展历程
1. 古代工程测量
古代工程测量主要依赖于简单的工具,如绳尺、矩尺、圆规等。测量方法以几何原理为基础,如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代表作品有我国古代的都江堰、赵州桥等。
2. 近现代工程测量
近现代工程测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测量仪器和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光学仪器、电子仪器、卫星定位技术等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测量方法也从传统的几何测量向数字测量、遥感测量等方向发展。
3. 现代工程测量
现代工程测量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了测量自动化、智能化和数据化。代表技术有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激光扫描技术等。
三、工程测量方法
1. 几何测量
几何测量是工程测量的基础,主要包括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等。
(1)角度测量:利用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通过测角原理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夹角。
(2)距离测量:利用钢尺、光电测距仪等设备,直接或间接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高程测量:利用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通过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测定点的高程。
2. 数字测量
数字测量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对测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表达的一种测量方法。
(1)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卫星定位,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定位和测量。
(2)地理信息系统(GIS):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整合,实现空间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可视化。
(3)激光扫描技术:利用激光扫描仪,对物体表面进行高速扫描,获取其几何信息。
3. 遥感测量
遥感测量是利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测量方法。主要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测量等。
四、工程测量技术要点
1.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工程测量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建立测量控制网,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
(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网。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建立高程控制网。
2.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根据设计图纸,将工程对象的位置、尺寸、高程等几何量测设到实地。
(1)平面位置测量:利用全站仪、GPS等设备,测定建筑物的平面位置。
(2)高程测量:利用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测定建筑物的高程。
(3)细部测量:利用钢尺、测距仪等设备,测定建筑物的细部尺寸。
3. 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是对工程对象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变形进行监测,以确保工程安全。
(1)地表沉降监测:采用水准测量、全站仪等设备,监测地表的沉降变化。
(2)建筑物倾斜监测:利用全站仪、激光扫描仪等设备,监测建筑物的倾斜变化。
(3)桥梁、隧道变形监测:采用全站仪、激光扫描仪等设备,监测桥梁、隧道的变形情况。
五、工程测量发展趋势
1. 测量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测量设备将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2. 测量数据的信息化
测量数据的信息化是实现工程测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测量数据库,实现测量数据的共享、查询、分析和应用。
3. 测量技术的多元化
工程测量技术将向多元化发展,如无人机测量、激光扫描、卫星遥感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总之,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技术将不断进步,为我国工程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工程测量绪论(带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