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管理工作制度范文
病案管理工作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病案管理,提高病案质量,保障患者权益,维护医疗机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病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 病案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细致的原则,确保病案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可追溯性。
第四条 医疗机构应设立病案管理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健全病案管理制度,确保病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病案管理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 医疗机构应设立病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病案管理的领导、协调和监督工作。病案管理领导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
(一)医疗机构负责人;
(二)医务部门负责人;
(三)护理部门负责人;
(四)病案管理部门负责人;
(五)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
第六条 病案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一)制定病案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二)监督病案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三)组织病案质量检查和评估;
(四)协调解决病案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五)定期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病案管理工作情况。
第七条 病案管理部门职责:
(一)负责病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查询、统计等工作;
(二)指导临床科室做好病案书写和管理工作;
(三)组织开展病案质量检查和评估;
(四)协助医疗机构处理病案相关的医疗纠纷;
(五)定期向病案管理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
三、病案收集与整理
第八条 病案管理部门应及时收集医疗机构内各科室的病案,确保病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第九条 病案收集范围包括:
(一)住院病案;
(二)门诊病案;
(三)急诊病案;
(四)其他医疗文书。
第十条 病案整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病案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二)病案资料按照类别分别整理;
(三)病案资料应保持完整、清晰、整洁;
(四)病案资料应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
第十一条 病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病案进行整理、归档,确保病案的有序存放。
四、病案保管与借阅
第十二条 病案管理部门应建立病案保管制度,确保病案的安全、保密、完整。
第十三条 病案保管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病案库房应符合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鼠等要求;
(二)病案库房应配备专职保管人员;
(三)病案库房应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四)病案库房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第十四条 病案借阅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借阅病案需经病案管理部门同意;
(二)借阅病案应填写借阅申请表,明确借阅用途、期限等;
(三)借阅病案应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四)借阅病案过程中,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
五、病案质量与评估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加强病案质量管理,提高病案书写质量。
第十六条 病案质量评估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客观、公正、公平;
(二)定期、动态;
(三)注重病案书写规范和内涵质量。
第十七条 病案质量评估内容主要包括:
(一)病案书写规范;
(二)病案内涵质量;
(三)病案归档及时性;
(四)病案保管安全性。
第十八条 病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病案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病案管理领导小组。
六、病案信息化管理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加强病案信息化建设,提高病案管理效率。
第二十条 病案信息化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病案信息录入;
(二)病案信息查询;
(三)病案信息统计;
(四)病案信息分析。
第二十一条 病案管理部门应制定病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确保病案信息安全、准确、及时。
七、病案管理与医疗纠纷处理
第二十二条 病案管理部门应协助医疗机构处理病案相关的医疗纠纷。
第二十三条 处理医疗纠纷时,病案管理部门应提供以下病案资料:
(一)患者病案;
(二)相关医疗文书;
(三)病案质量评估报告。
第二十四条 病案管理部门应协助医疗机构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确保纠纷的妥善解决。
八、病案管理与人员培训
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病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病案管理水平和能力。
第二十六条 病案管理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一)病案管理法律法规;
(二)病案管理规章制度;
(三)病案管理技术与方法;
(四)病案质量评估与改进。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病案管理人员培训,确保病案管理人员掌握病案管理知识和技能。
九、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制度由医疗机构病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十条 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以下为字数补充部分)
病案管理作为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还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因此,加强病案管理,提高病案质量,对于医疗机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病案管理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病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查询、统计等。在这个过程中,病案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的作用,确保病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病案质量是病案管理的核心内容。提高病案质量,首先要从病案书写抓起。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临床科室的指导,确保病案书写规范、完整、准确。此外,病案质量评估是衡量病案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开展病案质量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病案管理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病案信息化管理是提高病案管理效率的关键。医疗机构应加大投入,完善病案信息化设施,提高病案信息录入、查询、统计、分析的能力。同时,病案信息化管理还有助于加强病案质量监控,提高病案管理水平。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病案管理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病案管理部门应协助医疗机构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提供相关病案资料,确保纠纷的公正、公平解决。
为了提高病案管理水平,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病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病案管理人员可以掌握病案管理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病案管理能力。
总之,病案管理工作制度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医疗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本制度,加强病案管理,提高病案质量,为医疗机构的发展做出贡献。
上一篇:病房消毒隔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