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手工活动教案扇子(最新)
中班手工活动教案:制作彩色扇子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扇子的基本结构,掌握制作扇子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
1. 扇子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2. 扇子的基本结构及制作方法
3. 制作彩色扇子的技巧
4. 色彩搭配与装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扇子的制作方法,学会色彩搭配与装饰。
2. 教学难点:制作扇子的技巧及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扇子样品、彩色纸张、剪刀、胶水、彩笔、颜料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清洁的操作台、充足的光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向幼儿展示扇子样品,引导幼儿观察扇子的形状、颜色和图案。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扇子的故事或传说。
(二)基本概念讲解
1. 教师简要介绍扇子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2. 讲解扇子的基本结构,如扇面、扇骨、扇柄等。
(三)制作方法讲解与示范
1. 教师讲解制作扇子的基本步骤:
a. 准备材料: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
b. 制作扇面:将彩色纸张剪成扇面形状,并用胶水粘合。
c. 制作扇骨:将彩色纸张剪成扇骨形状,并用胶水粘合在扇面上。
d. 制作扇柄:将彩色纸张剪成扇柄形状,并用胶水粘合在扇骨上。
e. 装饰扇子:用彩笔、颜料等装饰扇面和扇骨。
2. 教师现场示范制作扇子的过程,边讲解边操作。
(四)幼儿动手制作
1. 教师分发材料,指导幼儿按照讲解的步骤制作扇子。
2.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扇子。
3.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如使用剪刀时要小心,不要剪到手指。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1.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
(六)总结与反思
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制作扇子的过程,回顾所学知识。
2. 教师鼓励幼儿提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教师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六、教学反思
1.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制作扇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2.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提高。
3.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学会了分享和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培养。
4.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同时关注幼儿的安全。
(以下为教学内容的具体展开,约2000字)
一、扇子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1. 扇子的起源:扇子起源于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的扇子是用鸟羽制成的,称为“羽扇”。
2. 扇子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扇子的材质、形状和功能不断丰富。唐宋时期,扇子成为文人雅士的宠物,出现了许多精美的扇子。明清时期,扇子更是成为一种重要的工艺品,出现了许多独特的扇子品种。
3. 扇子的文化内涵:扇子在我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如象征吉祥、寓意长寿等。
二、扇子的基本结构及制作方法
1. 扇子的基本结构:扇子主要由扇面、扇骨、扇柄三部分组成。
2. 制作方法:制作扇子的方法有很多,本次活动中我们采用剪贴法。
三、制作彩色扇子的技巧
1. 色彩搭配:在制作扇子时,要注重色彩的搭配。可以选择对比色、邻近色等,使扇子更具美感。
2. 装饰方法:可以使用彩笔、颜料、贴纸等装饰扇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扇子。
四、教学实施细节
1. 在讲解制作方法时,教师可以边讲解边示范,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2. 在幼儿动手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及时解答疑问,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3. 在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可以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在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顾所学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分享经验。
6.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注重发现和肯定幼儿的创意,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扇子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分享精神。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上一篇:中班手工活动教案扇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