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非遗漆扇教案(2024版)
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非遗漆扇制作活动教案(2024版)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我国非遗文化,认识漆扇的历史、制作工艺及其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制作漆扇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
1. 漆扇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 漆扇的制作工艺
3. 漆扇的审美价值
4. 制作漆扇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漆扇样品、制作漆扇的工具和材料(如扇骨、扇面、漆料、刷子等)、PPT、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安全的操作台、充足的照明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漆扇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漆扇的了解。
(二)漆扇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1. 教师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漆扇的历史、制作工艺及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邀请幼儿谈谈他们对漆扇的认识和感受。
(三)漆扇的制作工艺
1. 教师简要介绍漆扇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制作扇骨、粘贴扇面、上漆、装饰等步骤。
2. 通过视频展示漆扇制作过程,让幼儿对制作工艺有更直观的了解。
3.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观看视频的感受。
(四)制作漆扇的实践操作
1. 教师分发制作漆扇的材料和工具,讲解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 教师示范制作漆扇的步骤,边讲解边操作。
3.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漆扇。
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相互欣赏、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
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制作漆扇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讲解、示范、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漆扇的历史、制作工艺及审美价值,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下是详细的教学内容:
(一)漆扇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1. 漆扇起源:起源于我国古代,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2. 制作工艺:漆扇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选材、制作扇骨、粘贴扇面、上漆、装饰等多道工序。
3. 文化价值:漆扇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文人雅士的宠物,也是民间艺术的瑰宝。
(以下部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展开,以下为示例)
(二)漆扇的制作工艺
1. 选材:选用优质的木材、竹材、纸材等制作扇骨。
2. 制作扇骨:根据设计要求,将选好的材料加工成扇骨。
3. 粘贴扇面:在扇骨上粘贴扇面,扇面材料有丝绸、纸张等。
4. 上漆:在扇骨和扇面上涂刷漆料,漆料有红、黑、绿等颜色。
5. 装饰:在漆扇上绘制图案、镶嵌宝石等,增加美观度。
(三)制作漆扇的实践操作
1. 制作方法:
(1)教师发放制作漆扇的材料和工具。
(2)教师示范制作漆扇的步骤,边讲解边操作。
(3)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步骤制作漆扇。
2. 注意事项:
(1)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划伤、烫伤等。
(2)漆料要均匀涂刷,避免漏涂、涂厚。
(3)装饰时要注意图案的搭配和美观度。
3. 制作过程:
(1)教师发放扇骨、扇面、漆料、刷子等材料。
(2)教师示范制作扇骨的方法,幼儿跟随操作。
(3)教师示范粘贴扇面的方法,幼儿跟随操作。
(4)教师示范上漆的方法,幼儿跟随操作。
(5)教师示范装饰的方法,幼儿跟随操作。
4. 展示与评价:
(1)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
(2)幼儿相互欣赏、评价,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3)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总结与反思
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制作漆扇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和传承我国非遗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本教案旨在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深入了解非遗漆扇的制作工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