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非遗漆扇教案(一)
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非遗漆扇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漆扇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2. 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4. 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二、教学内容
1. 漆扇的历史背景
2. 漆扇的制作工艺
3. 漆扇的艺术价值
4. 制作简易漆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漆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把漆扇,是我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漆扇的历史背景
1. 教师通过图片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漆扇的历史背景,如漆扇的起源、发展、各地的漆扇特色等。
2. 学生听讲并积极提问,教师解答。
(三)漆扇的制作工艺
1. 教师通过视频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漆扇的制作工艺,如选材、制作、漆艺、装饰等。
2. 学生观看视频并积极提问,教师解答。
3.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漆扇的制作工艺有哪些难点?为什么漆扇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漆扇的艺术价值
1. 教师通过图片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漆扇的艺术价值,如漆扇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等。
2. 学生听讲并积极提问,教师解答。
(五)制作简易漆扇
1. 教师为学生提供制作漆扇的材料和工具,如扇骨、扇面、漆、画笔等。
2. 教师讲解制作漆扇的步骤和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3.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制作完成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
(六)总结与反思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如对漆扇的了解、制作漆扇的体验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
以下是详细的教案内容:
一、漆扇的历史背景
(一)起源
漆扇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漆扇是用于宫廷礼仪的,后来逐渐传入民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实用工艺品。
(二)发展
漆扇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当时的漆扇制作工艺非常精湛,成为了一种艺术品。明清时期,漆扇的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地方特色。
(三)各地的漆扇特色
1. 北京漆扇:以红色为主,扇面绘有山水、花鸟等图案。
2. 扬州漆扇:以黑色为主,扇面绘有水墨画或书法作品。
3. 景德镇漆扇:以青花瓷为主,扇面绘有精美的瓷器图案。
二、漆扇的制作工艺
(一)选材
漆扇的制作材料主要有扇骨、扇面、漆等。扇骨选用优质竹子,扇面选用丝绸或纸张,漆选用天然的生漆。
(二)制作
1. 制作扇骨:将竹子剖开,加工成扇骨的形状,然后进行打磨、抛光。
2. 制作扇面:将丝绸或纸张剪成扇面的大小,然后粘贴在扇骨上。
3. 漆艺:在扇面上涂抹生漆,待漆干后进行打磨、抛光。
4. 装饰:在漆面上绘制图案或进行雕刻。
三、漆扇的艺术价值
(一)审美价值
漆扇造型优美,色彩鲜艳,图案丰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二)实用价值
漆扇既能纳凉,又能作为礼品赠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四、制作简易漆扇
(一)材料与工具
1. 扇骨:选用优质竹子,提前制作好。
2. 扇面:选用丝绸或纸张。
3. 漆:选用天然的生漆。
4. 画笔:用于绘制图案。
(二)制作步骤
1. 将扇面粘贴在扇骨上,确保牢固。
2. 在扇面上涂抹一层生漆,待漆干后进行打磨、抛光。
3. 使用画笔在漆面上绘制图案,如山水、花鸟等。
4. 待图案干透后,进行二次漆艺处理,使漆面更加光滑。
5. 完成后,将漆扇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
五、总结与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了解了漆扇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将继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在传承中成长。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非遗漆扇教案(3篇)